研究院吴桐:在澳优,我敢一次次从零开始

2024-08-13
在四川出生,在河南高考,在云南读本科,在新疆读硕士,在广西开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,结婚后又来到长沙……吴桐前30多年的人生,可谓天南海北,四处游历。

直到2019年初入职澳优,吴桐在这里一待就是5年。听起来,她似乎“定”下来了。可事实上,吴桐依然经历了多次工作内容变动,几乎每一次都是从毫无经验做到表现出色。

2022年,吴桐获得了澳优颁发给员工个人的最高荣誉“澳优之星”。

她如何做到一次次胜任不同的工作岗位?让我们听一听她的讲述。

△吴桐/澳优中国区研究院科研中级工程/2022年度澳优之星

01 入职澳优,看到更长远的未来

小时候,因为父母工作变动,我跟着从四川落户到河南上学。可能从那时起,我就没有太浓的乡土情怀,所以天南海北,哪里都敢去。

虽然去的地方很多,但从本科到现在,我一直从事食品专业的学习和研究,它就像我充满变化的生活中固定的“锚”。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也很实在,就是觉得“民以食为天”,贴近生活的专业比较好找工作。

2012年,我硕士毕业,当时父母在广西工作。为了和家人团聚,我去广西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,在一家乳制品工厂做技术员。我在生产线上学到了很多食品加工的工艺、流程等知识,知道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实现产业化落地。

此后,我在多家食品企业从事过产品研发工作,主要负责设计配方、调整口味、产品中试、跟产商业化生产。那些公司规模都不大,我能接触到的食品研发基本流程也都有些相似。

△生活中的吴桐。

直到2019年初,我入职澳优旗下佳贝艾特,才接触到食品科研,感受到研发和科研的区别。简单来说,研发侧重应用,创新升级产品,以满足实际需求;而科研侧重发现,探索客观世界规律,创建前沿理论。

虽然两者没有高下之分,但企业开展科研工作,需要投入大量资金,配备高精尖的设备、高素质的人才等,且成果转化不如研发那样直接,是近乎“烧钱”的行为。我之前的公司由于规模限制,几乎都只做研发,不做科研。

所以面试时,了解到澳优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到科研,我第一反应就是澳优非常重视科技创新,被公司的战略高度和长期主义深深打动。

在我看来,澳优对科研的投入,体现了公司不仅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现有需求,而且通过开展科研攻关,探索营养健康领域的奥秘,谋求为人们提供全新的健康选择。

引用“汽车大王”亨利·福特的话来说,“在汽车被发明之前,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更好的交通工具,他们会告诉你,要一匹更快的马车,而不是一辆汽车。”

科研所做的,是类似于“在马车时代造汽车”的工作。

对于长期从事食品行业的我来说,加入澳优,不仅是选择了一份谋生的工作,更是选择了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提升人们健康水平而奋斗的事业。

02 从0开始,澳优是我坚强的后盾

随之而来的就是挑战。

刚入职时,我主要负责科研方面的知识产权工作。这项工作需要同时具备食品科学和专利保护两方面的知识。在之前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,我基本具备了前者,但对后者的了解几乎为0。

幸好,对于工作有需要且个人有意愿提升的员工,澳优从来都不吝于培养。我参加了很多公司免费提供的培训课,从申请专利的步骤、如何撰写申请材料等基础知识学起,用了一年多的时间,从“小白”到入门。熟练之后,佳贝艾特很多发明专利都是由我负责申请的。

在我看来,申请专利的基本工作是固定的,如检索专利,避免和已有专利重复,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撰写材料,提交申请流程等,关键在于识别专利保护的核心,实现为市场赋能。如果我们应用于产品的某项技术获批发明专利,就可以在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,展现产品的科技含量,能大幅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。

△吴桐(前排右二)参与2023年澳优-佳贝艾特营养科研基金专家评审会。

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4月,我负责申报的《具有DPP-V抑制功能的羊乳清蛋白肽、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》发明专利荣获“中国专利奖优秀奖”。这是中国专利奖首次出现羊奶行业发明专利,意味着佳贝艾特填补了羊奶行业在中国专利奖方面的空白。

这个专利早在2018-2020年就已经由当时负责的伙伴完成申请并获批了,我负责的是申报奖项,需要证明专利的行业先进性、对产业化的助力等。

这项发明专利中的DPP-IV抑制肽是一种天然降血糖功能因子,具有作用温和而持久、性质稳定、几乎无毒性反应、还可多种降糖成分并存综合起作用等优点。目前,该发明专利已被应用在多款佳贝艾特中老年配方奶粉中,科学呵护中老年人群的心脑血管健康。

有幸为这一发明专利添光增彩,助力羊奶行业实现又一突破,我觉得与有荣焉,而能和澳优佳贝艾特一起,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营养健康产品和服务,更让我充满了成就感。

03 从“像学生一样去问”,到架起科研与市场的沟通桥梁

2022年,由于部门组织架构调整,我开始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,又一次开始全新的尝试。

和之前专攻某一方向的工作不同,因为澳优在营养健康领域的科研覆盖面非常广泛,所以科研项目管理需要涉猎功效验证、成分检测、临床试验等多个领域。

作为科研项目管理负责人,我虽然不直接参与各项目的研究,但是必须保证自己了解项目研究目的,衡量可行性,判断其对公司发展的价值,还要协调各方资源保障项目开展。

刚开始,真的一头雾水。澳优科研团队有很多高学历的博士、海归,澳优产学研合作对象也都是国内外知名高校、顶尖科研院所的专家,他们脱口而出的专业术语、英文缩写,我作为一个硕士毕业生,经常听不懂。

因此,我在听专家们的专题报告时,会留心记录他们标注的参考文献,之后自己一篇篇地找来看,遇到实在搞不明白的问题,就像个小学生一样,主动向专家们请教,不完全理解项目的研究思路不罢休。如今,不管是哪个方向的科研项目,我都能够理解,不至于完全像个外行。


△吴桐出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“湖湘食品产业与科技创新”分论坛作专题报告。

作为企业人员,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时,我还要保障科研项目的产业化价值,架起市场与科研之间沟通的桥梁。

以功效验证为例,市场方面提出反馈,很多育儿家庭会关注:宝宝吃奶粉后,是否会“肚肚舒服”。我就要与科研人员沟通,如何通过科学实验证明澳优的奶粉会让宝宝“肚肚舒服”呢?

我们会先分析“肚肚不舒服”的表现有便秘、腹泻等,再设计相关实验,如观察小白鼠肠胃蠕动性、粪便中水分含量等,佐证澳优产品好消化、易吸收的营养优势,将其提炼成卖点,提供给市场部做产品宣传。

当科研方面反馈,某项应用于产品的技术能提高人体NK细胞杀伤率,很少有非科研人员能理解这个概念,我们就要将其转化为“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”,再传达给市场方面。

近年来,澳优产品卖点引用的文献中,澳优自主科研成果越来越多,证明我们的科研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。

对未知充满好奇、积极拥抱变化、敢于应对挑战……吴桐是澳优无数个科研工作者的缩影。在澳优,企业与科研人才相互成就,在实现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同时,也助力人类营养健康事业更上一层楼。

返回顶部